
在汽車保養領域,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悄然興起:隨著潤滑油粘度越來越低,換油周期是否會相應變短?這一疑問的背后,是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等一系列變革所引發的行業震蕩。
國六排放標準的推行,無疑是推動低粘度機油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絕非唯一原因。低粘度機油優點顯著,其低溫流動性出色,能夠有效降低發動機運行阻力,泵油壓力也更低。基于這些優勢,不難預見,未來所有汽車品牌選用低粘度機油將成為必然趨勢。
低粘度機油的流動性更佳,按照定義,只要比15W - 40粘度更低,且能達成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規定燃油節省標準的機油,都屬于低粘度機油范疇。在冬季冷啟動時,它們能迅速抵達發動機內所有需潤滑的關鍵部件,為發動機提供及時保護。
機油流動性的提升(即具備低粘度特性),主要通過降低粘度(降低高溫高剪切粘度值)、添加減摩添加劑以及選用特別適配的基礎油(如合成油或加氫裂化油)來實現。值得一提的是,低粘度機油不僅能減少發動機內的摩擦損耗,進而節省燃油,許多還同時具備低硫、低磷、低灰分(Low - SAPS)的特點。
汽車油耗與發動機所用機油粘度密切相關。研究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使用0W - 20機油相較于5W - 30,能降低一定比例的油耗。這也促使汽車廠商在滿足排放要求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低粘度機油的應用。
低粘度機油的普及,離不開發動機工藝的進步。發動機能否使用更低粘度機油,關鍵在于相對運動零件摩擦表面的面積。同樣的載荷,若由更大的接觸面積承受,就能減輕對機油油膜的沖擊,從而降低機油粘度。
此外,高壓縮比、EGR(廢氣再循環)、雙循環等技術的應用,也為低粘度機油的普及創造了條件。隨著壓縮比不斷提高,同體積空氣被壓縮后產生的熱量增多,這就需要降低燃燒室溫度以改善排放,而阿特金森循環這類低溫循環技術應運而生。可以說,近年來燃油發動機的發展,不僅朝著高壓縮比、增壓、小型化方向邁進,也在不斷追求低溫化。發動機運行溫度降低,機油粘度自然也隨之下降。
低粘度機油先天流動性好,對機油泵泵送壓力要求低,這使得低功率機油泵得以普及,在成本控制上具備明顯優勢。所以,低粘度機油的普及,帶來的好處遠不止省油這一點。
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規范,與15W - 40機油相比,低粘度機油必須至少節省1% - 3%的燃油。其中,ACEA C1標準要求至少節省3%燃油,ACEA C3標準下的X - W30機油則只需節省1%。
低溫環境下,低粘度機油流動性好,能減少發動機運行阻力,同時降低機油泵對發動機的動力需求,進而減少發動機損耗,實現省油目的。正因如此,大多數汽車品牌開始采用低粘度機油。
內燃機低溫化是大勢所趨,發動機溫度降低,機油粘度也需相應調整。相較于過去的高粘度機油,低粘度機油流動性更好,冷啟動性能更優。盡管在高負荷運行時,低粘度機油可能存在保護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日常駕車代步、買菜等場景下,發動機很少達到高溫高負荷狀態,絕大部分車輛水溫表指針都維持在常規刻度。況且,如今機油添加劑性能大幅提升,邊界潤滑能力增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低粘度機油的短板。
不過,并非所有車輛都適合使用低粘度機油。使用特殊低粘度機油節省燃油的想法固然誘人,但發動機必須適配才行。在最新款汽車中,0W - 20發動機油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但在較老車型上使用這類機油,可能因潤滑不足導致發動機損壞。
在冬季冷啟動時,低粘度機油能保護發動機,但對于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在高速行駛及高轉速工況下,高粘度機油的潤滑性能往往更勝一籌。所以,冬季若打算將5W30機油換成0W30機油,最好先咨詢信任的汽車修理師傅。
雖然冷啟動時良好的流動性是理想狀態,但發動機油在高溫工況下(如高速公路快速行駛)不能過于稀薄。否則,混合摩擦比例和磨損會增加,若機油剪切穩定性太差,油膜甚至可能破裂。使用低粘度機油前,務必確認汽車制造商是否批準。
機油的潤滑效果依賴于在發動機內部形成的油膜,粘度越低,油膜越稀薄。在特定情況下,若油膜厚度不夠,就無法為發動機零件提供良好保護,高溫時油膜可能破裂,引發發動機零件摩擦。
每輛車的說明書都詳細標注了適用機油的標號,盲目追求低粘度機油,在高溫、高轉速等極端情況下,可能因油膜過薄而撕裂,導致發動機磨損,縮短發動機使用壽命。而且,機油粘度過低,可能無法有效吸附在零部件表面,影響潤滑效果,降低抗摩擦能力和密閉性能,還會增加機油消耗量。
對于短途和城市交通,使用低粘度機油或許更為合適。但低粘度機油通常價格高于普通發動機油,因此需要核算,較高的購買成本能否通過節省燃油得到彌補。保守估計,燃油節省量約為1%,樂觀情況下最高可達4%。同時,還需將低粘度機油與普通機油的成本差價以及換油周期時長納入考量。
至于低粘度機油是否會導致換油周期縮短,目前尚無定論。雖然低粘度機油在某些性能上存在短板,如高溫高負荷下保護能力不足,但憑借良好的流動性和低溫性能,在合適的車輛和工況下仍能發揮出色作用。換油周期不僅與機油粘度有關,還受到車輛使用頻率、駕駛習慣、行駛路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低粘度機油就一定會使換油周期變短,車主應根據車輛實際情況,參考制造商建議,合理確定換油周期,以確保發動機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